1947年深秋的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中。
蒋介石把青花茶盏摔得粉碎,茶水溅在作战地图上,正好洇湿了大别山的位置。
"娘希匹!刘伯承都打到心窝子上了!"他扯着奉化口音咆哮,参谋们大气都不敢出。这个夜晚,号称"小诸葛"的白崇禧被三通急电从被窝里薅出来,汽车碾过梧桐落叶的沙沙声里,他指尖的烟头明明灭灭,活像此刻飘摇的时局。
白崇禧在作战室里熬了七个通宵,地图被红蓝铅笔划得像个大花脸。茶水凉了热,热了凉,直到有天半夜他突然拍案叫绝:"刘邓这伙人压根没想过江,是要在大别山扎根哩!"这话可不是瞎猜,他掰着手指头给幕僚算账:解放军重武器早扔光了,饿着肚子过长江?那不是老寿星吃砒霜——活腻歪了嘛!不过这位桂系大佬留了个心眼:"保不齐会派几个泥鳅过江探路。"后来战局发展证明,这位"小诸葛"的脑瓜子确实比国民党那群酒囊饭袋灵光得多,连毛主席都夸他是"中国最狡猾的军阀"。
为了把刘邓大军困死在大别山,白崇禧把压箱底的招数全抖搂出来了。天上美式侦察机嗡嗡转悠,跟绿头苍蝇似的见着人影就下蛋;地面调来桂系看家的第七军,把山区切得跟豆腐块似的;长江上炮艇排得比赶集还密,连只蚂蚱都别想蹦过去。最绝的是"五家联保",谁家存粮超过三天量,立马扣顶"通共"的帽子。这招谁惹谁了?老百姓藏点口粮都成罪过了!
解放军的日子可就惨喽。炊事班长老王在日记里倒苦水:"全连百十号人,就半斤炒面,搁锅里搅和成糊糊,每人能分一勺跟刷锅水似的稀汤。"战士们饿急眼了去摘树叶,结果误食毒树叶,军医急得直跺脚,最后用粪水催吐这损招,还是没救回来一半人。有个排长实在熬不住,用最后两颗子弹给了自己痛快,枪响的时候,山沟里的回声格外刺耳。
最揪心的是那次渡河突围。六纵十八旅被桂军堵在河边,数九寒天里,战士们扑通扑通往冰碴子河里跳,硬是用身子搭出座人桥。鲜血把河水染得跟晚霞似的,有个肠子都流出来的伤员还扯着嗓子喊:"给俺颗手榴弹,不能拖累同志们啊!"这场景,后来活下来的老兵提起来,眼眶子还是红的。
白崇禧这边正打得热闹,国民党后院却着了火。老蒋表面客客气气让白崇禧去九江坐镇,背地里打的什么算盘?他嫡系的罗广文兵团突然玩失踪,眼线偷偷报信说:"罗司令接了密令,要等你们和共军两败俱伤才出手嘞!"白崇禧气得牙痒痒,后来张轸兵团被围,他故意磨蹭不救,心里暗爽:"让你老蒋也尝尝见死不救的滋味!"
这帮老爷们斗得跟乌眼鸡似的,可把老百姓坑苦了。国统区流传着顺口溜:"刮民党,税如毛,今天要军饷,明日征马草,大姑娘小媳妇都往山里跑。"反观解放军那边,大娘把嫁妆箱子底儿的银元都捐了出来,说啥"共产党来了不纳粮"。这人心向背,明眼人一看就门儿清。
白崇禧到晚年还吹嘘大别山"战果辉煌",可这胜利代价忒大了。为了围剿,国民党三十三个旅被栓在中原,结果山东丢了孟良崮,陕北没了延安。更逗的是,有次庆功宴上桂系军官骂北方兵是孬种,当晚就有八十多个"孬种"扛着枪投了解放军。这边白崇禧还在做全歼刘邓的春秋大梦,那边粟裕已经教他做人——豫东战役吃掉区寿年兵团,济南战役又逼得老蒋抽走三个师,中原防线就跟破渔网似的到处漏风。
要说白崇禧这手牌打得确实漂亮,可架不住队友全是猪八戒。他忘了最浅显的道理:再精妙的战术也架不住民心尽失。大别山的硝烟散尽时,这位"小诸葛"的胜利就像回光返照,而刘邓大军虽然伤筋动骨,却像山里的毛竹,根越扎越深。历史有时候就这么哏儿,白崇禧赢了眼前仗,却把整个江山都输了个底儿掉。
这篇文章只是我个人的看法,没法给你提供什么投资方面的建议哈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你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就行啦。
新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